支付行业正经历新一轮的“退出潮”。近日,持牌支付机构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(简称“银结通支付”)发布通知,宣布将终止收单支付业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银结通支付的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,但公司选择提前结束运营。公告中提到,由于业务调整,银结通支付已向监管部门提交了终止申请并获得批准。从2024年11月1日起,该公司将停止新的收单支付业务,并承诺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已发生交易的清算。
成立于2008年5月的银结通支付,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,主要业务类型为银行卡收单,覆盖广东省。根据企查查的信息显示,银结通支付具有国资背景,其股东包括广东图腾征信和广州银安金融,分别持股80%和20%,实际控制人为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。
今年以来,已有多家支付公司退出市场或注销牌照。例如,3月份上海纽斯达科技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;4月上市公司海联金汇计划将旗下支付公司联动优势转让给抖音;5月银视通信息科技牌照被央行注销;5月20日上海申鑫电子因经营问题停止支付交易业务;7月湖北首家持牌支付机构武汉市金源信正式注销支付牌照;8月底,汇付天下退出线下收单,平台交易对接转移至其他平台;9月知名收单机构卡友支付决定暂停存量银行卡收单业务。
支付行业出现退出潮的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已步入成熟期,呈现出过剩态势。十年前,各类资本纷纷涌入第三方支付行业,但由于对该行业缺乏深入了解,进入时抱有过高期望,导致市场供给大幅增加,竞争愈发激烈。自2011年5月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以来,央行累计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,至今已有93张被注销,目前仍留存178张。
资本在进入后逐渐熟悉支付业务模式,却发觉难以快速实现盈利。尤其是在行业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,运营成本持续攀升,中小机构普遍陷入入不敷出的艰难处境,致使众多资本机构萌生退意。当前支付行业正处于自然出清的过程中。对于从业者而言,这无疑是个极为痛苦的过程。然而,支付行业若要达成高质量发展的转型,此过程不可或缺,堪称必经之路。毕竟,过剩必然导致竞争,而竞争能够推动产业进步,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特质。随着市场的逐步出清,少数优质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将会更加明显。
